马克思在一部著作的序言中指出:“这部著作是我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又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下列对这一著作的重大价值论述正确的是,它
A.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 B.阐明了唯![]() |
C.揭示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 | D.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
1936—1939年的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被史学家称为“小二战”。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德意法西斯势力企图控制西班牙,派出大量军队直接参战 |
B.支援西班牙人民的 “国际纵队”包括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华侨等 |
C.苏联政府派遣精锐部队参战,给予了极大的援助 |
D.它的性质可以说是一场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 |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 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
C.《四国条约》的签订 | 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
一战后,战胜国声称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来处理领土问题,下列各项,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波兰走廊”的划定 | B.捷克斯洛伐克独立 |
C.对德国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 | D.佛朗哥政权的建立 |
“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材料反映了“一战”带来的影响是
A.欧洲出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B.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
C.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 | D.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