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我国曾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熨平经济过大波动,在货币紧缩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速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可防通货膨胀是因为
A.通货膨胀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通常伴随经济衰退 |
B.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 |
C.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会减少货币供应量 |
D.纸币发行量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 |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
小明的父亲领取了4000元工资后,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1000元,实际支付800元。在这里,4000元、1000元、800元分别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 B.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 D.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
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
①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成反比
②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③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关系相互影响
④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成正比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12年3月,广西河池警方成功破获一宗特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案,涉案金额1.5亿元人民币。假冒伪劣产品
A.是劳动产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 |
B.可以成为商品,因为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
C.不应成为商品出售,因为它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 |
D.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的 |
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