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点原则”中,对于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最具现实意义的是( )
| A.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 |
B.外国军队撤出俄国,并保证俄国独立决定其政治发展和国家政策,欢迎 它在自己选择的制度下,进入自由国家的社会 |
| C.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 |
| D.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际联合机构 |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 A.精英政治已经受到雅典民众的强烈抵制 |
| B.雅典政治腐败导致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
| C.直接民主导致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
| D.雅典民主充分体现了公民的参政权 |
明初废丞相,设置顾问性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 B.内阁取代六部 |
| C.君主集权加强 | D.首辅权力失控 |
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 A.乙丙对,甲丁错 | B.甲丙对,乙丁错 |
| C.甲乙错,丙丁对 | D.甲乙对,丙丁错 |
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是()
| A.河北 | B.陕西 |
| C.湖北 | D.河南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代指丞相)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