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抵抗运动的力量,“给了我们无法估量的援助……没有他们这种巨大援助,解放法国和粉碎西欧的敌人就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做出更大的牺牲”。这一观点( )
A.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
B.肯定了法国抵抗运动的作用 |
C.没有抵抗运动的力量,“西欧的敌人”就消灭不了 |
D.认为“西欧的敌人”是被法国抵抗运动的力量消灭的 |
在红军长征途中,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 |
B.国民党放弃了对共产党的进攻 |
C.结束“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中共在政治上逐渐走向成熟 |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放松 |
20世纪30年代,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歌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 | B.七七事变 | C.南京大屠杀 | D.淞沪会战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亟待播撒革命的火种,扩大革命根据地 |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
C.战略上需要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战略转移 |
美国一位史学家说:“他们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组织工人运动 |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
C.开创井冈山道路 |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的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
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