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冬至为北京时间12月22日7时40分,冬至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23°26′N ,160°E | B.23°26′N,175°W |
C.23°26′S ,170°W | D.23°26′S,175°W |
20世纪7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A.旅游、商业、金融和保险业等“无烟经济”受到重视,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
B.很多工厂变为农田,农业的地位不断提高 |
C.煤炭和钢铁企业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以增强对外竞争力 |
D.开发本国铁矿资源,减少进口铁矿石数量 |
“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的出现.主要原因不是
A.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人“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 |
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乏力 |
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 |
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 |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其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丰寓的铁矿资源 | B.丰富的煤炭资源 |
C.广阔的消费市场 | D.便捷的水陆交通 |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德国鲁尔区相继遇到了产品滞销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结合下图,完成:
上图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
A.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 B.第三、第二、第一产业 |
C.第二、第三、第一产业 | D.第三、第一、第二产业 |
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 圈点荒漠化 |
B.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 |
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一一酸雨污染 |
D.氟氯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