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小车及车中勾码的质量用M表示,沙桶及沙的质量用m表示。
(1)在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时需将长木板的右端垫高,直到在没有沙桶拖动下,小车拖动纸带穿过计时器时能 。
(2)在____________条件下,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在控制___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
(3)在此实验中,此同学先接通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纸带,如图乙是在电源频率为50HZ的情况下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起点,A、B、C为过程中的三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标出,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其中hA=42.05cm, hB=51.55cm, hC=62.00cm则小车的加速度为a= m/s2,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VB=________ 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如图丙所示为某同学根据所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象,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用作图法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
(2)某次实验中,弹簧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N,同时利用(3)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2.50N,请在答题纸上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
(3)由图得到F合=N。、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经正确操作插好了
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
(1)在图中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2)对你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和计算,求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保留
位有效数字);
(3)为了观察光在玻璃砖不同表面的折射现象,某同学做了二次实验,经正确操作插好了
枚大头针,如图乙所示。图中
和
是同一入射光线上的
枚大头针,其对应出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是
和(填"
"和"
")
某同学在进行扩大电流表量程的实验时,需要知道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和内阻。他设计了一个用标准电流表
来校对待测电流表
的满偏电流和测定
内阻的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的量程略大于
的量程,图中
为滑动变阻器,
为电阻箱。该同学顺利完成了这个实验。
①实验过程包含以下步骤,其合理的顺序依次为(填步骤的字母代号);()
A. |
合上开关 |
B. |
分别将 和 的阻值调至最大 |
C. |
记下 的最终读数 |
D. |
反复调节 和 的阻值,使 的示数仍为 ,使 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此时 的最终读数为 |
E. |
合上开关 |
F. |
调节 使 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此时 的示数为 ,记下此时 的示数 |
②仅从实验设计原理看,用上述方法得到的
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③若要将
的量程扩大为
,并结合前述实验过程中测量的结果,写出须在
上并联的分流电阻
的表达式,
。
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①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②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
,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mm,单摆摆长为m。
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
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作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已知
,
,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填字母代号)。
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
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
。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
,
,…。求出与不同
相对应的加速度
。
⑥以砝码的质量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
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
与
处应成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ⅰ)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
(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
、
、
。
可用
、
和
表示为
=。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
、
的情况,由图可读出
=mm,
=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
=m/s2。
(ⅲ)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
,在纵轴上的截距为
,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小车的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