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局部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中,与“局部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C地相对应的是_______,该气候特征是 ,该地气候成因是 ;冬季控制该气候类型的气压系统是 。
(2)甲所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其典型植被是 。对应的是ABCD中的字母______。
(3)由D到C体现的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是 ,是以______为基础;由C到E体现的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是 ,是以______为基础。
(4)流经D沿岸的洋流性质是_______(寒流或暖流),它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
(5)2010年7月开始,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流域多处发生超警戒洪水,中下游干流不同地点水位上涨。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18.8%的长江全面进入汛期,沿江各地区进入全力备战洪水状态,长江流域面临着20年来的最高水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甲、乙、丙、丁中的______,长江流域是我国洪水最严重地区,重要的原因是该气候类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请列出我国开展的四大跨区域的国土整治工作,并阐述其开展的原因、措施和目的。
结合我国国情,试简要说明我国国土整治工作的艰巨性。
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出现断流现象,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
(1)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2)黄河除了断流以外,还存在哪几方面的严重问题?
(3)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差别是,GIS所采集的信息是按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来反映地理实体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如目前我国已应用GIS对各地区各时段“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等指标分类汇总,在地图上进行“地点”“状况”的位置标定,每日发布各地疫情通报,供有关部门查询分析,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1)根据我国部分省区“非典型肺炎”累计临床诊断病例通报表中的数据(截至2003年5月22日10时),在我国部分省区图的图例空框内,设计区分各病例数值段的图例符号,并在图上山西、湖南两省范围内画出相应的图例符号。
省区 |
累计病例(例) |
北京 |
2 456 |
天津 |
175 |
河北 |
227 |
山西 |
447 |
河南 |
15 |
陕西 |
12 |
重庆 |
3 |
湖南 |
6 |
(2)下列课题中,主要是应用GIS进行研究的有()
A.近50年来,世界粮食总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
B.近10年来,上海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 |
C.浙江省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
D.上海市浦东新区内环线内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通报及优化公交线网、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 |
(3)试设计一项应用GIS的课题研究项目。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
(1)泾河和渭河的交汇处有一奇妙的自然景观:一河水清,另一河则水浑。成语“泾渭分明”即由此而来。请解释其形成原因。
(2)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请运用已学知识,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了哪些巨大作用。
(3)请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