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发生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B.掏空沼气池前进行灯火实验
C.点燃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 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治理

B.在农村推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D.建设城市湿地公园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火药爆炸B.木条燃烧 酒精挥发

C.矿石粉碎 衣服晾干D.葡萄酿酒 牛奶变酸

我国古代将赤铜(Cu 2O)、炉甘石(ZnCO 3)和木炭混合加热到800℃得到黄铜(铜锌合金)。若冶炼时所用Cu 2O与ZnCO 3的质量比为26:25,则所得黄铜的含铜量为(  )

A.67.5%B.51%C.65%D.64%

向一定质量的AgNO3、Fe(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 g 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质量仍为a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一定呈无色

B.滤液中一定含Fe(NO32和Zn(NO32

C.滤渣中一定含Fe

D.滤渣滴加稀盐酸一定无气泡产生

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8℃时,将40g KNO3溶于100g水得到饱和溶液

B.将43℃的Na2CO3饱和溶液升高10℃,有晶体析出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40℃降温至2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m(NaCl)=m(KNO3)>m(Na2CO3

D.除去KNO3中混有的Na2CO3,可在40℃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