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乙表示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若甲代表沉积岩,乙代表岩浆岩,丙代表变质岩,箭头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箭头①包括风蚀作用,不包括风化作用
B.箭头②为外力作用
C.箭头①、②表示的地质作用中可能都有岩浆活动
D.箭头②为变质作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5所示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自然带,图中虚线表示雪线,山顶有永久性冰川,据此回答7~8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N坡是向刚坡,s坡是迎风坡
②S坡既是向刚坡又是迎风坡
③山脚冬季最低气温T冬<0℃
④山脚夏季最低气温T夏<18℃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此高山若不受其它因素影响,图6中最能反映图5中表示降水量与高度关系的是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图4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4完成5~6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2002—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B.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C.使用清洁能源比重上升 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图2中的A点是晨昏圈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是变化的,因此A点也是移动的。据此完成3~4题。

当A点移到最低纬度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可能在23°26′S上 B.可能在赤道上
C.可能在66°34′S上 D.可能在极圈上

图3中能正确表示A点一年内移动范围的线是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图1表示地球上某两个区域等压线分布状况,图中数值a>b>c。读图l回答1~2题。

以下关于两图的正确说法是

A.甲、乙两天气系统在同一季节达到强盛
B.甲是由副热带高压北移形成的
C.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
D.甲冬季强盛,乙夏季强盛

当乙达到强盛时期

A.我国华南处于雨季
B.满载石油的日本油轮返航时逆风为主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非洲南部动物向北部迁徙

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读下列国际性运河,回答10~11题。

属于洲际分界线的运河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内河航道网是由天然水系航道和把它们连接起来的运河组成的水路运输网络系统,能够形成庞大的内河航道网的运河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