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是我国文学上的奇葩,蕴涵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回答问题。
苏轼在《琴诗》中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对于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联系的描述揭示的道理是

A.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
B.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C.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D.联系是客观的,有时又具有主观性

下列对谚语或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是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③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难成      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7年9月27日,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隆重开幕。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而不同”体现的文化生活的观点
A.各国的文化一律平等 B.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要和平不要战争 D.各国的文化可以交流,但不能相同
B 4.中华文化中最能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的是
A.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 C.园林艺术 D.天文历法

文字的使用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民族众多,形成了许多方言区。尽管汉字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但方块汉字仍然是中国的绝大多数民族记录历史的工具,各个朝代也都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这充分说明

A.文字的发展需要创新
B.文字太多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C.汉字在记录文化方面比其他文字优越
D.汉字在书写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来的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用以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A.团结统一 求实创新 B.爱国主义 实事求是
C.自强不息 改革创新 D.爱国主义 改革创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为此
①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
②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
③要兼收并蓄、照抄照搬
④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