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与建议写在答题卡上:
材料一:据统计,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630万,比2009年多出11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另有机构统计数字表明,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这个庞大群体的主力,仅他们的人数就约有1个亿,占农民工外出打工的60%。
材料二:某校高一(6)班的学生在学习《经济生活》“劳动和就业”知识时,针对党和政府提出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首先对某社区居民下岗失业和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社区劳动力
现有劳动力
2032人
2年内预计新增劳动力
95人
下岗失业或曾下岗失业人
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
163人、 约占42%
初级工及无技术等级人员
306人、 约占 73%

他们通过调查还了解到,在该城市中,许多人没活干;可修脚技师、缝纫工却后继无人;有的企业需要的某种高级技师出万元月薪都很难聘到;有些大学生非国有单位不去、非管理岗位不去,脏、累、重活不干。
材料三:针对2010年的就业工作,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要通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确保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0万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的任务目标完成,确保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同学调查、了解到的信息,它们反应了什么现象和问题?
(2)如果你是研究小组成员,请结合上述材料,就如何促进劳动者就业与再就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98个中央部门要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并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截止2011年8月10日绝大部分中央部门都按要求公开了“三公”经费,“三公”经费公开既是政府部门的道德义务,又是行政义务,还是法律义务。信息公开是第一步,重建人大及公众对政府花钱的实质监督权才是终极目的。
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特别是预算管理制度,把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进政府预算、决算公开,98个中央部门和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省市公开“三公经费”。
结合材料,说明国务院为什么要求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

某市在2012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面临着以下问题:房价持续高位运行,中价低位、中小户型房屋严重供不应求;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是10%最低收入家庭的30倍;某些政府工作人员失职、渎职同“官煤勾结”,煤矿事故频繁发生;多家化工厂严重污染环境;刑事案件数居高不下……
该市政府坚持“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针对上述问题在网上公开征集市民建议,开展“市民论坛”活动,问计于民。
请问:假如你被选为该市“市民论坛”代表,请向政府如何解决该市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2年3月,全国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召开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们纷纷精心撰写议案建议,发展民生、节能环保、文化事业……字字牵动民心,句句倾注深情,表达着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拳拳之心。审议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表决并通过了《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意见,代表们的许多高质量的议案、建议被全国人大采纳。
请回答:你认为人大代表应如何“为老百姓说话”?

材料一:建设“低碳”社会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国正在通过各方面努力,大踏步向低碳经济迈进。但要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基础还较为薄弱,国家、企业和个人,都应当现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同学们决定以主人翁的态度,举行“我为低碳当哨兵,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活动”。
材料二:2011年8月12-23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圆满举行。大运会召开期间,来自安徽师范大学国旅学院的十名志愿者,以良好的英语口语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大运会来宾提供了优质服务,获得了广泛赞誉。
请结合民主监督的有关知识,谈谈同学们怎样才能为“低碳”当好哨兵。

材料一:“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尽管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仍待解决,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的胜利完成为“十二五”乃至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十一五”的光辉历程给我们哪些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启示。
(2)“十二五”规划关于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的建议中蕴含了哪些哲学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