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细胞中部分生物膜之间结构和功能的联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1是指细胞膜 | B.图中7是指内质网 |
C.图中8处消耗ATP | D.图中9处产生H2O |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该实验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且其比例为1:1 |
B.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C.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 |
D.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
狗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多对黄狗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狗,其余均为黄狗。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A.狗的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 B.后代黄狗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
C.黄狗为显性且存在纯合致死现象 | D.黄狗与黑狗交配,后代中黄狗约占1/3 |
一对黑色豚鼠生了两只小豚鼠(一只黑,一只白)若这对豚鼠再生两只小豚鼠都为白色的概率
A.1/4 | B.1/8 | C.3/8 | D.1/16 |
在下列实例中,分别属于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是
①狗的长毛与卷毛
②兔的长毛和猴的短毛
③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⑤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1∶1
⑥圆粒豌豆的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
A.③⑥ | B.①④ | C.②⑤ | D.③④ |
鸟类幼鸟的性别由性别染色体Z和W所决定。鸟类的年龄很小时,很难确定幼鸟的性别。但是在进行商业生产时确定幼鸟的性别却很重要。利用遗传标志物,通过杂交,能使不同性别的幼鸟产生不同表现型。遗传标志物应位于哪一条染色体上,选择哪种杂交类型才会使杂交后代的雌鸟和雄鸟产生不同的表现型
A.位于Z染色体上,隐性表现型的雌鸟与显性纯合子雄鸟杂交 |
B.位于W染色体上,隐性表现型的雌鸟与隐性纯合子雄鸟杂交 |
C.位于Z染色体上,显性表现型的雌鸟与隐性纯合子雄鸟杂交 |
D.位于Y染色体上,显性表现型的雌鸟与隐性纯合子雄鸟杂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