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D.信仰得救;致良知 |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鸦片战争后,当洋货入侵较早的沿海和沿江地区,自然经济迅速解体的时候,广西西北地区 90.45%的农民仍然穿自制土布。最能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广西人民掀起抵制洋货运动 |
B.从国外进口的洋货数量不大 |
C.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
D.广西买不到外国的棉纺织品 |
19世纪30年代松江棉布大量行销欧洲,英国绅士风行以中国杭纺做衬衫,以天然棕色的松江紫花棉布做裤子。紫花布以南京为集散地,外商称它为南京布。上述材料反映当时( )
A.南京是政府开放的对外贸易口岸 |
B.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尚有竞争优势 |
C.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缓慢 |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从《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是(图例中农业税要加点区别()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B.农业税不断稳步增长 |
C.商品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提高 |
D.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
在十八世纪末年的中国,纹银一两兑换制钱七八百文,19世纪初年,为一千文上下,1821至1838年,由一千二三百文,以至一千六百余文,四十年间,银价上升一倍。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合理解释是()
A.中国白银产量锐减 | B.美洲白银大量流入 |
C.鸦片走私入口激增 | D.富有之家囤积白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