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在《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中写道: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德意志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矛盾极其尖锐 | B.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
C.路德的宗教改革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 D.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国取得彻底的胜利 |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近代中国最早倡导这一观点的应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
C.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 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 |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与发明”。下列发明中属于“后来”的是
A.珍妮纺纱机 | B.改良蒸汽机 | C.发电机 | D.火车机车 |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欧洲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上帝粒子”。而19世纪中期的科学技术却在远离“上帝”,以下可以说明这一观念的科技成果是
A.相对论 | B.生物进化论 |
C.日心说 | D.量子理论 |
1645年左右,英国一批科学家开始每周在伦敦聚会讨论科学研究问题。……1662年,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旨在利用和完善自然知识,促进自然知识的增长。上述历史现象得以出现的历史条件有
A.工业革命的展开 | B.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
C.生物进化论的确立 | D.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 |
梁家麟在《基督教会史略》中写道: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以下主张最有助于“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的是
A.先定论 | B.因信称义 | C.王权高于教权 | D.《圣经》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