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约处于同一时期的中西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科技成就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说明的本质是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书影 哥白尼和《天体运行论》书稿
A.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 B.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 |
C.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 D.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在明朝已形成 |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
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
B.李贽笔下的孔子 |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
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翻译外国书籍 |
B.提出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
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 |
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是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汽船②飞机③蒸汽火车④汽车
A.①③②④ | B.①④②③ | C.①③④② | D.①②④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