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62年,寓居台湾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写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反映了

A.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广大人民渴望祖国的统一
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台湾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D.主张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此规定 (  )

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 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
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  )

A.个人观念淡漠 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C.宗法观念浓厚 D.儒家伦理道德强大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  )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历史性的转折: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集中说明 (  )

A.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
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
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