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寓居台湾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写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反映了
A.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广大人民渴望祖国的统一 |
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
C.台湾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
D.主张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
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
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某中学学生对中法建交的历史背景进行讨论。下列选项中分析合理的是()
A.美国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促使法国改变对中国的态度 |
B.法国戴高乐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希望摆脱美国控制 |
C.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法国不能忽视庞大的中国市场 |
D.中法建交表明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 |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以此为理论依据,对巴黎公社最合理的评价是( )
A.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
B.它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
C.它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 |
D.它建立的国家机器具有代议制的色彩 |
古罗马法学家认为:“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该材料表明()
A.罗马法与时倶进不断完善 |
B.法律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
C.罗马法至今仍有其适用性 |
D.罗马法以自然理性为基础 |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了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第三表规定了还债的30天“恩惠期”等等。有关《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 )
A.体现了平民斗争成果 | B.保护了自由人的利益 |
C.强调司法程序的严格 | D.突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