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学者汤因比认为文化辐射有各种成分,其中“非重要成分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决定性成分引起的阻力。因为非重要的成分不会引起因社会的传统方式受到冲击而造成的如此猛烈、痛苦的动乱。”以下历史事件符合这一认识的是

A.洋务派从器物层面学习西方 B.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C.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 D.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11月1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北京水立方设国宴,招待出席APEC会议贵宾。所用餐具是自江苏定制的帝王黄珐琅瓷,流光溢彩,令人惊叹。珐琅瓷是我国某一时期瓷器的代表,该时期是()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内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认为:“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经济高度发达,审美情趣高雅
B.国家高度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C.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D.社会道德败坏,文化低级庸俗

受京杭大运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唐朝时扬州是工商业繁荣的大都会。在当时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B.“水上商船在此云集,海上商船在此起航”
C.“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
D.“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西汉武帝接受桑弘羊的建议:“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置均输盐铁官。”这一措施()

A.旨在推行郡国并行 B.提高了百姓生活水平
C.抑制地方经济独立 D.限制官营手工业发展

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强化 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C.社会政局动荡 D.“百家争鸣”的出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