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A.政治文明演进 | B.经济转型 |
C.社会思潮激荡 | D.社会群体 |
梁启超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所作的《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中指出:“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庚子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同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恩,当夫乙未(1895年)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罪,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以下不符合粱启超意思的是:( )
A.攻击李鸿章的人,只不过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激于义愤,“徒快其口舌而已” |
B.与李鸿章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责任主要在于清政府 |
C.李鸿章在与列强交涉的过程中立场软弱,存在卖国行为 |
D.在处理不平等条约、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上,攻击者未必能比李鸿章做得更好 |
中国历代采用帝王纪年,这种办法一直沿用到清末。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中国纪年的变革:()
A.表明民族主义的目标得以部分实现 |
B.体现了民生主义的革命目标 |
C.是帝王纪年发展的必然产物 |
D.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儒家文化的困境》中说:“把古代中国、环地中海诸文明古国与岛国日本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横向比较是颇有意义的。”其中,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文化传播模式是:( )
A.单向性辐射 | B.由内向外辐射 |
C.由外向内选择吸附型 | D.多向交汇型 |
“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是:()
A.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工农红军 |
B.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抗日统一战线 |
C.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 |
D.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 |
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 )
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 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 |
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