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的因素有:①官吏的贪污搜刮加重了各族人民的负担 ②沉重的兵役导致人民不满,不断举行起义 ③东晋的入侵导致北魏有亡国的危险 ④汉族官僚与鲜卑贵族矛盾激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黄宗羲提出设宰相一人,参知政事若干人,每日与其他大臣一起,在便殿与天子共同议政。章奏由天子批答,“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更不用呈之御前,转发阁中票拟”。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黄宗羲主张恢复宋朝的政治制度 |
B.黄宗羲主张设参知政事以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
C.黄宗羲主张通过设立宰相制约君主权力 |
D.黄宗羲主张的宰相制度与明之前没有区别 |
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
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
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
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
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
北宋理学家程颢说:“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 由此可知他:()
A.主张格物致知 | B.具有心学倾向 |
C.强调知行合一 | D.倡导经世致用 |
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常方面一致 |
B.理学教人“学作圣贤” |
C.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教人“寡欲” |
D.传统儒学与理学都探究世界的本原 |
何谓历史?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下列古代官职与该解释相符的是:( )
A.西周太史 | B.秦朝御史 |
C.东汉剌史 | D.明清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