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国2008年各年龄组人口数及男女性别比例表,回答各题。
年龄组 |
人口(万人) |
占总人口比例(%) |
性别比(女:男) |
0—4 |
904.7 |
6.3 |
100:l05.8 |
5~9 |
648.1 |
4.5 |
100:l04.8 |
10-14 |
689.4 |
4.8 |
100:104.4 |
15~l9 |
1020.7 |
7.1 |
100:l04.1 |
20-24 |
1276.4 |
8.9 |
100:l02.4 |
25-29 |
1147.5 |
8.O |
100:100.2 |
30-34 |
1049.3 |
7.2 |
100:97.9 |
35-39 |
970.2 |
6.8 |
100:97.1 |
40-44 |
980.4 |
6.9 |
100:93.1 |
45-49 |
1195.5 |
8.3 |
100:89.1 |
50-54 |
1094.8 |
7.6 |
l00:83.1 |
55~59 |
935.0 |
6.5 |
100:77.3 |
60-64 |
489.8 |
3.4 |
100:70.0 |
65-69 |
660.2 |
4.6 |
100:58.2 |
≥70 |
1298.7 |
9.1 |
l00:41.7 |
合计 |
14200.9 |
100 |
100:86.1 |
表中数据反映的国家及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
A.俄罗斯/现代型 | B.孟加拉国/传统型 |
C.芬兰/现代型 | D.印度/传统型 |
以下各项,不符合该国人口状况的说法是
A.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B.性别比失调现象由来已久
c.劳动力后备资源不足 D.人口过多,应该控制人口增长
依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图中圆圈大小表示贸易总额多少.白色部分表示出口,黑色部分表示进口)。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 |
B.三国出口产品都以农副产品为主 |
C.甲、丙间贸易额大于甲、乙间贸易额 |
D.甲、乙、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 |
甲、乙、丙三国,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相似的是
A.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 |
B.均有本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
C.均为雨热同期 |
D.都有本国最大港口 |
图为一段经线。X以北为陆地,Y以南为陆地,XY之间为海洋,读图判断问题。图中字母所示四地中,年太阳有效辐射量最大的是
A.X地 | B.Y地 | C.P地 | D.Q地 |
Q地附近的河流补给以什么为主
A.雨水补给 | B.地下水补给 | C.冰雪融水补给 | D.湖泊水补给 |
当江南丘陵地区收割早稻时,X、Y两地
A.出现炎热干燥天气 | B.X地多雨,Y地干燥 |
C.都吹偏西风 | D.正是甜菜收获季节 |
阅读图“沿北纬31.7°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P水域是
A.黑海 | B.波斯湾 | C.死海 | D.红海 |
P水域水面较海平面低得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 B.气候干燥,无河流注入 |
C.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 D.位于东非裂谷带上,漏水严重 |
读图 “玄奘西天取经路线图”,回答问题。玄奘在天竺受学和最初游学地区,现在为该国的
A.政治、文化中心区 | B.水稻为主的农业区 |
C.新兴的电子工业区 | D.人口分布的极为稀少区 |
玄奘西行路线上的长安、高昌、那烂陀三地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比较甲图与乙图的地理信息,判断
A.甲图比例尺较小,范围较大 | B.甲图比例尺较大,范围较小 |
C.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 D.图中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 |
乙图中的国家是世界上洪涝多发区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自然原因是
①受印度洋暖流影响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植被破坏严重,生态功能减弱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