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日、韩、俄四个国家交通资料对照表,回答各题。
| 国家 | 海岸线 104km | 铁路营运 里程 04km | 铁路 密度 m/km2 | 公路营运 里程 104km | 公路 密度 m/km2 | 高速 公路 104km | 管道 运输 104km | 
| 田 | 3.200 | 7.80 | 8.12 | 358.4 | 373.4 | 5.39 | 5.45 | 
| 乙 | 3.300 | 2.70 | 79.9 | 118.9 | 3518.7 | 0.74 | 0.27 | 
| 丙 | 0.526 | 0.79 | 79.5 | 10.2 | 1023.4 | 0.3l | 0.23 | 
| 丁 | 3.765 | 8.78 | 5.14 | 115.0 | 67.258 | 2.90 | 23.9 | 
 甲、乙、丙、r四国分别是
| A.俄罗斯韩国日本中国 | B.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 | 
| C.日本中国俄罗斯韩国 | D.韩国俄罗斯中国日本 | 
甲国从丁国进口的大宗货物最有可能的是
| A.煤炭 | B.纺织品 | C.石油  | D.大米 | 
我国三江平原的沼泽已严禁再开发为耕地,下列关于沼泽生态功能,叙述错误的有:()
| A.调蓄洪水 | B.净化水质 | 
| C.维持生物多样性 | D.提供城市供水 | 
我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 A.山之南、水之北 | B.山之南、水之南 | 
| C.山之水、水之北 | D.山之北、水之南 |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回答下列小题。
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 B.太湖平原 | 
| C.华北平原 | D.松嫩平原 | 
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 B.生产经验 | 
| C.自然条件 | D.国家政策 |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北这块黄土地上,饮食、服饰极富地方特色。回答:形成“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体现了当地()
| A.降水不足 | B.农时紧迫 | 
| C.气候适宜种植小麦 | D.擅长面食制作 | 
“帕帕头上戴”的主要原因( )
| A.冬、春季常刮西北风 ,风沙大 | B.引人注目,美观 | 
| C.光照强,易出汗 | D.表演腰鼓的服饰 |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的自然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 B.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 
| C.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 D.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