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 ,其中甲图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据甲图信息,在乙图中画出提供相同信息的示意图。
(2)图中信息所示北京时间是          

A.12月22日8时 B.6月22日10时
C.6月23日8时 D.9月23日14时

(3)此时,正午日影朝南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示日期,我国长江流域可能出现_________天气,它是由______________造成的
(5)试述A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2003年11月,广东提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构想,并开始启动。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十2”。之所以打造这个9+2,其目的是加强区域协调和合作,从而加强珠三角的核心竞争力。
材料二: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文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什么?
(2)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从地理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读下图“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路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源分布看:①地区常规能源中丰富,②地区常规能源中丰富,③地区新能源中丰富。
(2)图中实线和箭头为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A是工程,B、C、D是工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C线路的电力比B线路优越,原因是。(4分,最后一空2分)
(3)如果①②③④⑤⑥表示我国行政区,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有,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有

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山东省总面积 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1)从资料和图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
(2)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答出两项即可)。
(4)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5)简述山东省城市化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读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表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煤炭
天然气
优点
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
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缺点
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废气、废渣排放量大
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资料: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西气东输工程是从塔里木盆地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如图所示)。新疆的天然气非常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相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天然气得不到充分利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很大(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这里能源资源贫乏,所需能源主要从外区调入。
(1)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
(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有()(多选)。
A.增加就业机会 B.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
C.改善生态环境 D.减少财政收入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和沿线地区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4)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都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范畴,研究此类问题应从几个方面考虑?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M河是________________,乙图中的N河是______________。
(2)M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原因是什么?
(3)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_______,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哪些?
(4)N河流域开发治理与M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