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不仅山水景色差异大,民居、服饰、饮食、风俗等也都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其多样化的旅游资源成为近几年新的旅游亮点。读下图,回答问题。
(1)①区和③区是古代都城集中分布的地区,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其中①区的__________、③区的________________(各写一个)等都是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的_____________价值尤为突出。
(2)②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___,该地区深居内陆,其自然植被_______________是该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④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非凡性和独特性,该地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________________ 的建成通车,这里已成为重要的旅游通道。不同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是不同的,对于该区内青海湖鸟岛的观赏,关键是要 ( )
A.了解其科学内涵 B. 把握观赏的时机
C. 在适当的距离俯视 D.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4)④地区要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地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①气候高寒,空气稀薄 ②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低
③交通不便 ④旅游环境的承载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练】读图6-4-6,回答下列问题。(此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发展过程)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①,②,③。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3)此过程被称之为 。
读图6—4—4,回答: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从1920年到2000年,总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2)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有哪些差异?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相同原因是
读“美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图6-4-2”,回答:
(1)1790年以前,美国是一个典型的 国,因为城市人口只占 %左右。
(2)1840年以后城市人口比重增加特点是 ,主要原因是 。
(3)在 年美国成为一个城市化国家,理由是 。这一变化比英国约晚 年。
(4)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特点是 ,主要原因是 。
读“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6-4-1”,回答:
(1)解放后到1957年,我国城市稳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1958年到1960年城市人口比例 ,这主要是因为 。
(3)1960年到1965年城市人口比例 ,出现了 “ ”现象,主要原因是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B处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相比较,该区气候的优势是什么?(2分)
(3)该草原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6分)
(4)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当地人主要做了哪些工作?(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