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河水、池泥、黑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右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
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
在观察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时,观察到了某动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
下列的相关事例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A.克隆多利绵羊的诞生 |
B.单细胞的DNA 在体外大量扩增 |
C.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 |
D.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 |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
C.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
D.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能量值的1%~4% |
霍乱弧菌是霍乱的病原体,1992年在印度又发现了一个新型菌株,该菌产生蛋白质类的霍乱肠毒素。从病愈者血清中提取的抗体对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血清进行治疗的免疫过程和结核杆菌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免疫过程相同 |
B.如果该菌侵入人体,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在刺激B细胞分化成为浆细胞的体液免疫中也可以发挥作用 |
C.多数情况,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
D.病人痊愈后,记忆细胞会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机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
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
B.图乙中ab段上升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是相同的 |
C.图丙中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
D.图丁中a曲线表示小鼠,b曲线表示青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