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河水、池泥、黑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右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
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
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 | B.对比分析培养基是否灭菌彻底或感染杂菌 |
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 | 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 |
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
A.含碳有机物、氨、光 | B.含碳无机物、氮、氮 |
C.含碳有机物、氨、氨 | D.含碳无机物、氨、氨 |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 ||
B.接种纯种细菌 | C.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 | D.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
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熔化、倒平板、灭菌 |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
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A.接种针、手、培养基 | B.高压锅、手、接种针 |
C.培养基、手、接种针 | D.接种针、手、高压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