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
A.C元素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
B.C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
C.C元素是各种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D.C元素比其他元素含量多 |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
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 |
C.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丙图所示 |
D.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
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A.一片农田中所有的小麦 |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 |
C.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
D.某草原的全部生物和无机环境 |
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能提高K值 |
B.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
C.c点时种群的出生率为0 |
D.两曲线间的差值表示生存斗争中淘汰的个体数 |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第一次一共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次捕捉,在捕捉到的灰仓鼠中,未标记的个体52只,标记的个体13只。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
A.50只 | B.100只 | C.200只 | D.250只 |
我国曾预测20世纪90年代前期会出现人口生育的高峰,作出这个预测的主要依据是
A.种群密度 | B.出生率与死亡率 |
C.年龄结构 | D.性别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