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①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②属于适应战时需要的军事性措施
③是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④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这里的“变革”和“再生”主要是指()
①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②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③“新经济”的出现
④推行社会福利制策,逐步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
| A.①②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1938年,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革命的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以
下是对罗斯福新政历史作用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局部调整了生产关系 | B.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
| C.防止了国内政局动荡 | D.彻底解决了经济弊端 |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江南一带的农民,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 |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 |
|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存点纸币 | D.用彩瓷装饰房子,用煤做饭取暖 |
15世纪前,当时的欧洲人认为世界就是欧洲、北非以及亚洲的一些地方,一片广阔陆地的尽头是万丈深渊。最先用事实否定这种看法的人是
| A.马可·波罗 | B.迪亚士 | C.达·伽马 | D.哥伦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