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的大小。下列选项中与四幅图相符合的是
A.①——甘蔗制糖、②——制鞋、③——微电子、④——啤酒 |
B.①——甘蔗制糖、②——微电子、③——制鞋、④——啤酒 |
C.①——甘蔗制糖、②——制鞋、③——啤酒、④——微电子 |
D.①——甘蔗制糖、②——啤酒、③——微电子、④——制鞋 |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阅读“2008年全国人口统计表”,回答问题。
指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指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全国总人口 |
132802 |
100.0 |
城镇人口 |
60667 |
45.7 |
0—14岁 |
25166 |
19.0 |
乡村人口 |
72135 |
54.3 |
15—59岁 |
91647 |
69.0 |
男性 |
68357 |
51.5 |
60岁及以上 |
15989 |
12.0 |
女性 |
64445 |
48.5 |
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型 | B.传统型 |
C.现代型 | D.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
材料数据反映,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有
①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②劳动力不足 ③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④城市化水平较低⑤性别比构成较大⑥贫困人口增多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⑤⑥ | C.①②③⑤ | D.①③④⑥ |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1)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 (图2),回答问题。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加速发展 | B.城市郊区化 |
C.逆城市化 | D.城乡差别拉大 |
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
A.③时段 | B.④时段 | C.⑤时段 | D.⑥时段 |
读地理素描图,回答问题因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属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读图回答问题。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 B.向斜 | C.断层 | D.谷地 |
有关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外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 |
B.石油、天然气常储存在向斜中 |
C.在内力作用下,向斜常形成谷地 |
D.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陡崖 |
该图所示的岩石分布状态图中,黑色代表的是岩浆通道,甲、乙两处岩石可能分别是
A.岩浆岩和变质岩 | B.沉积岩和变质岩 |
C.变质岩和岩浆岩 | D.变质岩和沉积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