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动物类群 样地 |
跳虫类 |
蜱螨类 |
线蚓类 |
线虫类 |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
有机肥田 |
10 |
167 |
38 |
30 |
40 |
120 |
19 |
339 |
化肥田 |
4 |
79 |
16 |
4l |
18 |
32 |
7 |
52 |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
一对等位基因经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长度存在差异,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分离酶切后的DNA片段,并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如图I所示)。根据电泳所得到的不同带谱,可将这些DNA片段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一位置上。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孩子,其中1号性状表现特殊(如图Ⅱ),由此可推知四个孩子的基因型(用D、d表示一对等位基因)正确的是()
A.1号为纯合子,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B.3号为杂合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C.2号为杂合子,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D.4号为纯合子或杂合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为研究酵母菌在不同情况下的呼吸作用,某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在装置甲和装置乙中加入等量的活性酵母菌和煮沸并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后,把装置置于25℃的环境中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两温度计的读数最可能是()
装置甲 |
装置乙 |
|
A |
28℃ |
26℃ |
B |
25℃ |
25℃ |
C |
26℃ |
28℃ |
D |
24℃ |
23℃ |
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若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若这两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若这两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科技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而兴奋剂的检测是其中一个重要课题。EPO(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传统的兴奋剂,这种兴奋剂可增加血液中红细胞含量,从而提高运动成绩,许多运动员因冒险服用而遭禁赛。若借助于基因治疗手段,将这种兴奋剂的基因注入人体,在身体里形成一个局部的EPO制造基地,那么传统的尿样和血样检测都无法查出,因此将这种基因称为基因兴奋剂。下列有关基因兴奋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兴奋剂的表达产物EPO是一种蛋白质,不能口服 |
B.EPO的合成与核糖体、线粒体有直接关系 |
C.通过DNA检测,可以查出运动员体内是否加入了基因兴奋剂 |
D.基因兴奋剂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产生的物质对人体无副作用 |
原本无色的物质在酶Ⅰ、酶Ⅱ和酶Ⅲ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黑色素,
即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已知编码酶Ⅰ、酶Ⅱ和酶Ⅲ的基因分别为A、B、C,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1/64 B.3/64 C.27/64 D.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