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
B.一场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
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
D.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
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
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
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
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
俄国某学者指出:“村社制度——这一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中的自然形式的古老传统,在我看来,正是1917年政治文化的基础。”作者认为()
A.工农苏维埃根植于村社民主传统 |
B.村社制度是无产阶级政权的前身 |
C.村社制度导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
D.二月革命后建立了工兵苏维埃政权 |
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
C.巴黎公社的建立 | 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兑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
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
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