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军事家马汉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拥有同英国相等的制海权是通过:
A.《凡尔赛和约》 | B.《四国条约》 | C.《五国条约》 | D.《九国公约》 |
“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危机加深 | B.清政府政策的调整 |
C.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
“(鸦片战争后)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齁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农民“徙居都市”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日益解体 |
B.城市生活条件优越 |
C.受到西方思想影响 |
D.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
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
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
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 |
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