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中国参加亚非会议 ②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 A.②①④③ | B.①②③④ | C.③②①④ | D.②①③④ |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
|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
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
|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结合更为紧密 |
| C.景德镇是青花瓷的重要产地 |
|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
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
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这主要说明( )
| A.三代的用人制度和分封制同源 |
| B.秦汉时期用人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
| C.九品中正制品评的标准由门第决定 |
| D.科举制促进了用人制度的公平公正 |
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 A.采用均田制消除了土地兼并 |
| B.易姓改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融 |
| C.迁都洛阳,适应了游牧需要 |
| D.实行俸禄制,杜绝了官吏贪腐之门 |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隋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宋朝,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至明清时,大臣奏事必须跪着。清朝官僚上朝时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护膝。以上礼仪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封建纲常礼教的强化 |
| B.封建官员成为皇帝的奴仆 |
| C.君主专制统治的不断强化 |
| D.中央集权的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