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动物类群 样地 |
跳虫类 |
蜱螨类 |
线蚓类 |
线虫类 |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
有机肥田 |
10 |
167 |
38 |
30 |
40 |
120 |
19 |
339 |
化肥田 |
4 |
79 |
16 |
4l |
18 |
32 |
7 |
52 |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
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孟德尔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严谨的假说—演绎法 |
B.恰当的选择实验材料 |
C.合理的运用数理统计 |
D.巧妙地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 |
右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一个生理过程。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合成mRNA的场所是细胞核,需要ATP供能和RNA聚合酶催化 |
B.该过程存在着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行为 |
C.图中所示最终合成的四条多肽链在结构上各不相同 |
D.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由少量的mRNA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 |
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C.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D.在生物的繁衍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关于右图中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单链占全部单链的7/8
B.若②处的碱基对改变导致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性状改变
C.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C)/(T+G)的比例上
D.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将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用DNA酶进行了处理,并将处理后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目的是()
A.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 |
B.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
C.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D.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