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曾撰写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蔡元培悼念的是
A.孙中山 | B.宋教仁 | C.陈独秀 | D.鲁迅 |
(2009年1月肇庆市高三期末评估)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B.君臣地位发生变化 |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 |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2009年1月江苏镇江第三次调研)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 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 D.清朝设置军机处 |
(山东省枣庄市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答:“金榜题名时”有人说:“功成名就者”当听到万钢说“畏法度者”时,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委以重任。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
(2008年12月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调研)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
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力 |
(2009年1月山东德州市高三质检)下列中国古代官职或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通判④军机处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