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中世纪泛指欧洲落后的封建时代)此评价最适用于
| A.义和团运动 | B.辛亥革命 | C.戊戌变法![]() |
D.新文化运动 |
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 A.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
| B.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
| C.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
|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
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
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
| C.新旧风俗杂陈 |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
怡和洋行是最著名的老牌英资洋行,1832年7月1日在中国广州成立,从事与中国的贸易。
怡和洋行对香港早年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怡和洋行的说法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1835年在广州从事鸦片、茶叶买卖 |
| B.1839年其创办人在伦敦游说英国政府与清政府开战 |
| C.1842年将总公司从广州迁至香港 |
| D.1857年在汉口开办怡和棉纺厂 |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变而
为一座
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
| A.西班牙 | B.葡萄牙 | C.意大利 | D.英国 |
“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最进步的思想。”(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常胜军”首脑戈登语)这里对“最进步的思想”的正确理解是
|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 B.实行君主立宪制 |
| C.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清朝统治 | D.“师夷长技以制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