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相比发达国家,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意义更大,任务也更艰巨。
2010年11月29日,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COP16)和《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大会(CMP6)在墨西哥坎昆拉开帷幕。会上,我国代表团副团长、首席谈判代表苏伟表示,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各方不要过于“讨价还价”;大家应清楚自己的责任、各尽所能。中方希望坎昆会议能在资金、技术等气候谈判的核心问题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达成全面、平衡的谈判结果,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有效、全面、可持续地实施。
结合上述材料,用《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怎样发挥建设性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观众了解历史真相、获取民族记忆的一个便捷平台。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为历史记忆注入血肉,涂抹色彩,使其鲜活起来,是电视剧创作的魅力之所在。八年抗战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部沉甸甸的血泪史,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程度远远超出和平年代的人们的想象。然而近年来,一些抗战剧创作者不进行必要的采风活动,也不对历史资料和真相进行核查,便开始艺术创作 ;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视率,甚至不惜篡改和游戏历史,将大量奇幻、神话、多角恋等低俗的情节充斥其中,误导观众对抗战历史的正确认知。抗战剧篡改历史的现象愈演愈烈,引发网友吐槽,人民日报也痛批抗战剧戏说史实,丧失文化自尊。 如何做到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已成为抗战剧创作者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抗战剧创作者们应该如何做到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
“雾霾治理要重点抓重污染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出重拳、用猛药、打组合拳。”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1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记者会上说。个别城市一年雾霾天超过200天“。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消耗了全国42%的煤炭、52%的汽柴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均占全国三成,单位平方公里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区的5倍以上。”吴晓青说,监测显示,这些地区每年出现霾的天数在100天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他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在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山东城市群开展煤炭总量控制试点,并督促各地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步伐。
探究一:环保部出台雾霾治理政策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
探究二:请你为国家治理雾霾出谋划策,并写出其唯物辩证法的依据?(至少写3点)
某国有企业,由于产品、管理、沉重的社会负担等原因,企业出现严重的亏损。新领导班子上任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方面进行市场调研,调整产品结构,加速新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狠抓营销,实施名牌战略,最大限度的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该厂利税连续多年以20%的速度增长,在此基础上又开始了资本运营,在全国各地投资办厂,逐渐形成了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
结合材料说明,该厂是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2013年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2周年。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2)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哪些道理?
某校高一(3)班以“美丽中国·幸福中国”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回顾】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见下图)。
(1)请说明A与B有何不同。
【发展现状】
乙组同学在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时认为:一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面临资源、环境问题的制约,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2)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正确的消费观有哪些。
【展望未来】
丙组同学指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同学们认为保持社会的稳定,要让百姓更加感受到幸福,党和政府要努力解决好中国的就业问题。
(3)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怎样解决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