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溶于水生成HNO3和NO,工业上利用这一反应原理制取HNO3 。
3NO2+H2O=2HNO3+NO (第一次吸收)
但这一步NO2的吸收率只有2/3,还余下1/3的NO。为了更多地吸收NO2,工业上通常把生成的NO再次氧化为NO2,再次用水吸收
2NO+O2=2NO2 (第一次通O2)
3NO2+H2O=2HNO3+NO (第二次吸收)
如此循环,可以使NO2全部转化为HNO3 。
现有3升NO2,如果按上述方法进行循环氧化吸收:
(1)则第二次吸收后,NO2的总吸收百分率为 (可以用分数表示,下同),第二次通入O2的体积为 升,第三次吸收后还剩余NO 升。
(2)第n次吸收后剩余NO的体积为 升(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3)如果要使3升NO2恰好完全转化为HNO3,则需通入O2的总体积为 升。
(所有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Na与水的反应方程式是 ;
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 。
氯水具有漂白性是因为含有 ,氯水显黄绿色是因为含有 .
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都是12:1的三种烃A、B、C,A呈气态,B和C呈液态。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3:4。A和C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B既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A、C都能发生加聚反应,A的加聚产物具有导电性,C的加聚产物则是使用较为广泛的塑料。
(1)写出A、B、C的分子式,分别为:
(2)写出A、C分别加聚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煤粉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除主要得到焦炭外,还能得到下表所列的物质: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名称 |
甲烷 |
一氧化碳 |
乙烯 |
苯 |
甲苯 |
氨水 |
(1)表中所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能因发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物可用作制造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该物质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苯的一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___种。
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分子式的确定]
(1)将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 g H2O和8.8 g CO2,消耗氧气6.72 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该物质的分子式是 。
(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的可能结构并写出其结构简式 。
[结构式的确定]
(4)1H核磁共振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甲基氯甲基醚(Cl—CH2—O—CH3)有两种氢原子(如图1)。经测定,有机物A的1H核磁共振谱示意图如图2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 。
图1图2
[性质实验]
(5)A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可生成B,B可合成塑料C,请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6)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扭伤时,队医随即用氯乙烷(沸点为12.27 ℃)对受伤部位进行局部冷冻麻醉。请用B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备氯乙烷,要求原子利用率为100%,请写出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