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此文作者所进行的改革中心环节是
A缓和社会矛盾 B整顿吏治
C增加政府收入 D提高军队战斗力
从下表可以看出1952-1957年间我国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其最重要的原因是
轻工业 |
重工业 |
|
1952年 |
63% |
37% |
1957年 |
54% |
46% |
A.国民经济恢复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
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经历了十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A.社会性质 | B.中外关系 |
C.政局和政策 | D.群众觉悟 |
假如你是一位国民党统治后期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会经历到:
①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②受到官僚资本的压迫
③只交商品出厂税无其他税收④半开工状态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据统计,1921年中国的绵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接近棉花产地和销售地的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当时
A.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B.民族工业中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已十分强大 |
D.自然经济并末受到冲击 |
辛亥革命后,与“民主共和”并存的爱国进步思潮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体西用” |
C.“实业救国” | D.“民主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