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M是一个小型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1:n2=10:1,接线柱a、b接上一个正弦交变电源,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7乙所示。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制成的传感器,R1为一定值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V示数为22 V |
B.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 |
C.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 |
D.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阻R1的功率变小 |
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吸收频率 1的光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C释放频率
2的光子,若
2>
1则当它从能级C跃迁到能级B将[ ]
A.放出频率为 ![]() ![]() |
B.放出频率为 ![]() ![]() |
C.吸收频率为 ![]() ![]() |
D.吸收频率为 ![]() ![]() |
已知氢原子基态能量为-13.6e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用波长为600nm的光照射时,可使稳定的氢原子电离 |
B.用光子能量为10.2eV的光照射时,可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
C.氢原子可能向外辐射出11eV的光子 |
D.氢原子可能吸收能量为1.89eV的光子 |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第一条轨道和第2条轨道运行时[ ]
A.轨道半径之比为1∶4 |
B.轨道能级的绝对值之比为2∶1 |
C.运行周期之比为1∶8 |
D.电子动能之比为1∶4 |
氢原核外电子分别在第1、2条轨道上运动时,其有关物理量的关系是[ ]
A.半径r1>r2 |
B.电子转动角速度ω1>ω2 |
C.电子转动向心加速度a1>a2 |
D.总能量E1>E2 |
对玻尔理论的评论和议论,正确的是[ ]
A.玻尔理论的成功,说明经典电磁理论不适用于原子系统,也说明了电磁理论不适用于电子运动 |
B.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规律,为量子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C.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是引入量子观念 |
D.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是它保留了经典理论中的一些观点,如电子轨道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