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116°30′E)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校园内用“立竿(旗杆)风影”的方法,测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为教学楼,OM垂直于OP,结合图示,回答下列各题。
该学校最有可能位于
| A.北京市 | B.汕头市 |
| C.南宁市 | D.昆明市 |
教学楼位于旗杆的
| A.正东方向 | B.西北方向 | C.正西方向 | D.东北方向 |
该小组每天正午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A.11∶20 | B.11∶46 | C.12∶00 | D.12∶14 |
右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完成题:
.若图中①低气压中心位于北纬30°与东经70°交点附近,则( )
| A.布宜诺斯艾利斯所在纬度白天比黑夜长 |
| 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 C.开罗正遇上干燥炎热季节 |
| D.北京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 |
.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 )
a.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b.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c.1月,副极地低压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d.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
| A.ab | B.bc | C.ac | D.cd |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回答题。
| 城市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 |
| 甲 |
4:30 |
18:30 |
![]() |
| 乙 |
7:10 |
19:30 |
![]() |
、甲城市的经度为( )
A.![]() |
B.![]() |
C.![]() |
D.![]() |
、乙城市在甲城市的( )
| A.东北方 | B.西北方 | C.东南方 | D.西南方 |
、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 A.纬度低,热量充足 | B.土壤肥沃,地势平坦 |
| C.山地垂直地域差异显著 | D.迎风坡降水丰沛 |
、乙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
| A.交通落后 | B.土地荒漠化 |
| C.土壤盐碱化 | D.农林资源锐减 |
我国地域广阔聚落形态千姿百态,无一不深深打下了环境的烙印,下图为我国某地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题。
.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文 | D.生物 |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M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
( )
| A.团聚状 | B.带状 | C.网状 | D.棋盘状 |
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近期出台,将增加清明(4月4日或5日)、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中秋(农历八月十五)等传统节日为国家假日。下列传统节日中,北京昼长减去北京夜长差最大的是( )。
| A.春节 | B.清明 | C.端午 | D.中秋 |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题
| 地 区 |
种植业比重 |
畜牧业比重 |
商品率 |
投入劳动力数量 |
| ① |
86% |
14% |
20% |
多 |
| ② |
45% |
55% |
90% |
少 |
| ③ |
8% |
92% |
89% |
少 |
、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 A.水稻种植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 A.刚果盆地 | B.四川盆地 | C.大自流盆地 | D.墨累—达令盆地 |
、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 B.充分利用水资源 |
|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