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阅读探究题:
2009年岁末,在河南安阳附近发现曹操墓的消息公布,引起全国轰动,争议迭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在《三国演义》中他被描写成一位奸雄。他的葬身之地一直是千古之谜,有七十二疑冢之说,相传曹操自知杀人过多,怕死后被人掘墓,遂设七十二疑冢,使后人不能找到。历史上对此有众多看法,《聊斋志异》中有《曹操冢》一文:
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敲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遣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中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异史氏曰:“后贤诗云:‘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宁知竟在七十二冢之外乎?奸哉瞒也!然千余年而朽骨不保,变诈亦复何益?呜呼,瞒之智正瞒之愚也!”
读懂以上文字,回答以下问题:在此小说的描述中,曹操墓是怎么被发现的?
对于曹操设七十二疑冢以避世人掘
墓一事,蒲松龄的观点是什么?王安石《将次相州》诗云:
“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
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麟埋没几春秋。
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
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注:“八九丘”:八九七十二疑冢。“蝼蚁”:《庄子.列御寇》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因此,“蝼蚁往还空垄亩”一句,是引《庄子》为典。“骐麟埋没几春秋”:有人认为“骐麟”代指曹操,也有人认为就是指坟前的“骐麟”镇坟石兽。“分衣裘”:曹操死前遗言是“分衣裘”一类家庭琐事。
你认为“骐麟埋没几春秋”一句中的“骐麟”是是实写还是虚写?王安石此诗表达了对曹操的什么情感?
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
(1)布曰:“布平生不好斗,惟好解斗。吾今为两家解之。”又曰:“我有一法,从天所决。”
请问吕布所说的“两家”是谁?吕布用什么方法为两家解斗?请简述其经过。
(2)“汝不识贤愚,是眼拙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吾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
说这段话的“鼓吏”是谁?被骂的人是谁? 被骂之人如何除掉这个“鼓吏”?
选()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各路诸侯共讨董卓,立袁绍为盟主。刘关张三人随公孙瓒至。董卓派华雄迎战,华雄连斩盟军猛将。此时,关羽毛遂自荐,愿与华雄交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并端了杯热酒为其壮行。 |
| B.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钦佩其忠义,弃官与他同逃,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杀猪款待,曹操多疑杀死吕家八口,又杀死吕伯奢以绝后患,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愤怒离去。 |
| C.曹操请刘备煮青梅喝酒,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列举袁术、袁绍等人,曹操只是摇头。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一大惊,匙箸掉落在地。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借雷声掩饰自己的吃惊。 |
| D.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查大臣们反应。打围中,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曹操讨天子弓箭射中鹿背。群臣以为天子射中,高呼“万岁”。曹操纵马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关羽欲斩曹操,被刘备制止。 |
E.孙策因杀死私通曹操的吴郡太守许贡,在西山狩猎时被许贡的三位门客用毒箭射中,他急派手下人找神医华佗医治。华佗替他治病,告诉他要静养。但他性急暴躁,怒斩于吉道人,以致病情日重,毒发而死。
简答题。(任选一题)
(1)“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
刘姥姥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述事情经过。
“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这话是谁说的?请简述相关的故事情节。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第6章)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第7章)
【注释】①汎: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②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指出“亲仁”与“贤贤”内涵及联系。
儒家为什么把德摆在比文更重要的位置?请谈谈你的认识。
答:
简答题:
因为什么原因,王夫人叫探春理家?除她之外,还有哪两个人协理?在理家的过程中,探春做出了哪三件“开源节流”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