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概念起源于内环境的稳定,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适用于整个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 A.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
| B.稳态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含量相对稳定,但成分不断更新 |
| C.人体、种群、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稳态 |
| D.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存在自我调节能力 |
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
|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 C.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
| D.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清中的蛋白质时,轻轻振荡后,溶液变成紫色 |
| 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可以使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
| C.观察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被亚甲基蓝溶液染成蓝色的是活酵母菌 |
| D.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可使用龙胆紫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
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实验① | B.实验② | C.实验③ | D.实验④ |
下面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草食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 |
| B.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
| C.能量传递是遂级递减的 |
|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
下述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将湿地开垦成为农田 |
| B.自然保护区内引入外来物种 |
| C.农业生产减少农药使用量 |
| D.禁止捕捞海洋鱼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