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l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反映了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 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 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垄断一词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 B.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
C.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D.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

“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 B.丝绸 C.铁器 D.青铜器

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长128厘米,总重量仅48克,据此可以判断其主要用料是()

A.麻 B.棉 C.丝 D.化纤

欧洲到18世纪才开始用焦炭冶铁,焦炭的使用曾直接促成欧洲冶铁业的进步。用焦炭冶铁在中国流行开来是在()

A.汉代时期 B.北宋时期 C.南宋末年 D.明朝时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