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现在喝绿豆汤还要想一想。”在武昌一家超市中,周奶奶看着一小包绿豆不由叹气。菜篮子米袋子涨得太快了。……绿豆和大蒜头价格的疯狂上涨搅动了上半年全国各地的市场。武汉市统计局统计,2010年上半年该市的绿豆大涨了71%,大蒜头则更是凶猛地上涨了214.1%。在街头上一些拉面店里,原来可以 “岔用”的大蒜头都不见踪影了。……市民购买鲜菜比较频繁,因此只要价格有“风吹草动”市民就会感觉比较明显。……在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一位消费价格统计人士解释, 菜价涨价的原因是天气,同时运输和化肥成本的提高,也拉高菜价,而绿豆等就是游资炒作的结果。
(1)结合材料从影响价格的因素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8分)
(2)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上述蔬菜价格上涨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13分)
日前,邯郸市提出要加大文明市区建设,让人民生活的更美好。文明市区应坚持以人为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和社会建设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在创建文明市区的过程中,各方要协同发挥作用,在治理居民身边的脏、乱、差问题上加大治理力度,深入开展环境、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取缔违规摊位,店外占道经营等问题,让市区环境面貌得到改善。
请你结合《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治理过程中,下列主体应发挥哪些主要作用?
主体 |
发挥的主要作用 |
居委会 |
① |
人民政协 |
② |
人大代表 |
③ |
居民 |
④ |
“廉”一直被中华民族列入基本道德,是礼、义、廉、耻这“四维”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现实生活中“廉”与“不廉”的现象始终并存。就如何更好地弘扬“廉”文化,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学者甲:推动“廉”氛围的形成,重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多宣传解释何谓“廉”,培养起基本观念。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对“廉”的解释和宣传要注入现代生活的内容。尤其要做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衔接工作,媒体应多发掘生活中优秀人物的典型事迹,形成强大的道德感召力。
学者乙:反腐倡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工作,一直伴随着治国理政的脚步前行。反腐倡廉工作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将反腐倡廉纳入法治化轨道;强化监督落实。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结合学者甲的观点,谈谈如何更好地弘扬“廉”文化。
(2)结合学者乙的观点,运用“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的有关知识,就如何建设廉洁政府谈谈你的看法。
造城留人,留住的不仅是产业工人,更是高端人才、高端企业。某省G市等地进行的“产城互动”“园区城市化”的探索,值得粤东西北借鉴。
某省G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单纯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转为城市发展的思路。为解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规定只要农民工买房就可以落户(政府专门新建“新市民公寓”),享受市民待遇,目前,开发区的公共交通、医疗、教育、生活设施等配套逐渐完善起来,集聚了近30万人口,成为与市中心城区紧密相连的新社区,推动了当地城镇化的发展。随着农民工实现市民身份的转变及收入增加,新市民也提高了消费水平,顺应这一趋势,开发区继续完善城市的功能。今年在工业集中区范围和周边区域集中打造了8个商圈。
(1)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园区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G市的经验值得粤东西北借鉴的辩证法依据是什么?请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G市“产城互动”“园区城市化”探索的理由。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让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1)根据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文化强国举措并说明所列举措依据的哲学原理?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文化强国之梦?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山东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注重引入国学经典,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并赋予时代精神。各街道村庄将国学经典名言、故事彩绘、雕刻到各街巷楼院墙,有的还将国学经典故事改编为百姓乐见的短剧组织巡回演出。各中小学在每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儿童节、国庆节等节日,广泛开展国学经典展演等活动。
材料二:最近,山东、广东、北京等地将出版国学教材,在秋季中小学开设国学必修课。在如何将国学经典引入中小学课堂的问题上有两种观点,甲专家认为,国学经典进入中小学课堂,必须进行删减并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解读;乙专家认为,学习国学经典,不应该删减,要保持经典原样、保持作品完整性,这样利于理解传统文化的渊源,培养正确的历史文化观。
(1)结合材料一,说明山东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如何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2)依据材料二,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评价上述专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