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里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
| A.俄国二月革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B.俄国十月革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 C.采用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苏俄的经济 | D.苏联采用苏联模式实现现代化 |
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这说明()
| A.自然经济解体 | B.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
|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创建于明永乐十九年的“京都芜湖会馆”是当今历史学者们公认的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国会馆,会馆作为“乡土之链”,不仅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亦与明清科举制度、人口流动相伴随。下列关于会馆说法正确的是()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的商帮密切相关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②③ |
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
| B.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
| C.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
| 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
.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经济发展新变化的是()
| A.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 B.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
| C.出现以工商业为主的城市 | D.有些地区开始用纸币交易 |
1928年.全国经济会议和全国财政会议相继召开。到1936年,中国关税6.36亿元,统税收入1.31亿元,盐税收入2.47亿元,中国财政总收入是1927年的15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提倡使用国货运动 |
| B.北洋军阀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 C.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政策 |
| D.英法为了加强团结废除了对华的关税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