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植物细胞放在0.45 mol/L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放在0.35 mol/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有胀大趋势;放在0.4 mol/L蔗糖溶液中,细胞似乎不发生什么变化,这表明( )
A.该细胞已经死亡 | B.细胞膜不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 |
C.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导致渗透平衡 | D.细胞液浓度为0.4 mol/L左右 |
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
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
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
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可能含有()
A.32P | B.35S | C.32P 和 35S | D.二者都没有 |
赫尔希和蔡斯的工作表明()
A.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
B.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
C.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 |
D.遗传物质是DNA |
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证明R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 |
B.用以补充R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 |
D.与以S型活细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
下列哪项是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方法或实验设计思路( )
A.杂交实验法 |
B.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C.病毒侵染法 |
D.单独地直接观察不同成分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