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是细胞内的30倍,若向细胞膜上注射氰化物(抑制能量ATP的形成),发现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没有减弱,而加入载体蛋白活性抑制剂时,对钾离子的吸收明显减弱,则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 B.协助扩散 | C.主动运输 | D.胞吞作用 |
如图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研究的自变量有温度和洗衣粉是否加酶 | B.本研究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 |
C.两类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都为t1 | D.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 |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 |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 |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
下列为探究某种加酶洗衣粉所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A.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中酶的效果最好 |
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
C.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水中不如加到45℃的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45℃为最适温度 |
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的水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 |
关于固定化酶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将酶依附着载体围绕反应物旋转的技术 |
B.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
C.固定化酶中的酶无法重复利用 |
D.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
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