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比例为1∶2 | 
| 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 
| C.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 | 
| D.④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1 | 
下表为测定的人体细胞外液(表中没列出淋巴的测定数据)与细胞内液的部分物质含量的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 (mol/L)  | 
   Na+ | 
   K+ | 
   Ca+ | 
   Mg+ | 
   Cl- | 
   有机酸 | 
   蛋白质 | 
  |
| ① | 
   ② | 
   142 | 
   5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 ③ | 
   147 | 
   4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
| ④ | 
   10 | 
   140 | 
   2.5 | 
   10.35 | 
   25 | 
   - | 
   47 |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Ach(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处分别为感应时间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ch浓度(mmol·L-1) | 
   ③处感受到信号所用的时间(ms) | 
   ④处感受到信号所用的时间(ms) | 
  
| 0.1 | 
   5.00 | 
   5.56 | 
  
| 0.2 | 
   5.00 | 
   5.48 | 
  
| 0.3 | 
   5.00 | 
   5.31 | 
  
| 0.4 | 
   5.00 | 
   5.24 | 
  
A.图中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
 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
 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A.冷觉感受器兴奋 | B.温觉感受器抑制 | 
|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 
一定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的是
| A.神经递质和酶 | B.神经递质和激素 | C.酶和激素 | D.酶和抗体 | 
如图是较为复杂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
 B.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C.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
 D.若ab=bd,如果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