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含14N、31P、32S的细菌,若此细菌破裂后释放出n个噬菌体,则在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情形为( )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
| B.子代噬菌体的DNA中都能找到15N和32P |
| C.有2个子代噬菌体的DNA中都能找到15N和32P |
| D.有n-2个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含14N和31P |
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
|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 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
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发菜 ②颤藻 ③酵母菌 ④放线菌 ⑤青霉菌
⑥变形虫 ⑦衣藻 ⑧小球藻 ⑨大肠杆菌 ⑩噬菌体
| A.①②④⑨ | B.①②④⑨⑩ | C.①②④⑤⑩ | D.②⑤⑨⑩ |
下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表,Z为突触间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有3个神经元细胞和2个突触结构 |
| B.刺激Y处引起了肌肉收缩可称为缩手反射 |
| C.刺激X处电表指针可发生2次不同方向的偏转 |
| D.在Z处用药物阻断信息传递,刺激Y电表指针会偏转,A处无反应 |
关于下列黏性末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形成④时需要脱去2个水分子 |
| B.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均能作用于上述黏性末端 |
| C.①和④的黏性末端不同,一定是由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 |
| D.①与③的黏性末端相同,一定是由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 |
以下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的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少量层析液 |
| B.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进一步分析洋葱的染色体组型 |
| C.检测试管中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加入本尼迪特试剂摇匀后观察颜色变化 |
| D.DNA的复制实验中,利用同位素的放射性强度变化来研究DNA复制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