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
|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 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
|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是π键 |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
反应aA(g)+bB(g)
cC(g) 有如下性质:v正=K1〔c(A)〕a・〔c(B)〕b,v逆=K2・〔c(C)〕c,K1、K2在温度一定时为常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压强增大一倍则v正应为原来的( )
A.a倍
B.b倍
C.2a倍
D.2a+b倍
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
xC(g),符合下列图象(Ⅰ)所示关系.由此推断对图(Ⅱ)的正确说法是 ( ).
| A.p3>p4,Y轴表示A的质量 |
| B.p3<p4,Y轴表示B的百分含量 |
|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密度 |
|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
关节炎的病因主要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主要反应为:Ur-+Na+NaUr(s);第一次关节炎发作往往在冬季,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
| 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A、B气体可建立如下平衡:2A(g)+2B(g)
C(g)+3D(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I.A、B的起始量均为2mol;Ⅱ.C、D的起始量分别为2mol和6mo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I、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
B.I、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不同
C.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和途径Ⅱ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气体密度为途径Ⅱ密度的1/2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
| A.等于p% | B.大于p% | C.小于p% | D.无法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