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文明之大,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它的普及企图和传播力量。暂处衰势时它会隐匿自保、清高自慰,而一旦有兴盛的可能,总是百川连注、众脉俱开、气吞万汇。中华文明能不能在二十一世纪复兴,先要看有多少传播它的通道融化了冰雪,排除了障碍。文化以沟通为胜业,文化以传播为命脉。世上那么多障碍,人间那么多隔阂,就靠文化来排解。这启示我们保持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应
①形成各国人民共有的普世文化
②在传播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③要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
④加快中国向外移民的步伐,这是扩大中华文化影响的基本途径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报道,某市社区民警向居民作述职报告,接受本社区居民的民主测评,如果测评结果不满意,被测评者可能被调离现任的岗位。这一举措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

A.平等权 B.监督权 C.任免权 D.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来,农村的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得到保证。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我国的民主才是全民的真正的民主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③我国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④我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基层群众自治已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下列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A.物业管理委员会 B.消费者协会 C.居民委员会 D.省人民政府

2 014年9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公布在中国人大网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人大常委会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人大常委会有义务向人民征求意见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中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理论依据是
①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
②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④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应联合国的请求,2015年我国向南苏丹派出了首支维和步兵营(战斗部队)参与维和行动。此前,中国维和部队均为工程兵分队、运输分队、医疗分队和警卫分队。这次派遣整建制的步兵营,在我军维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活动
B.联合国是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C.我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是负责任的大国
D.必要情况下联合国可以干涉他国内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